星期二, 3月 22, 2016

(t=300,000):一則時間軸上的小說

▲ Jules Verne, "20,000 Leagues Under the Sea", Sterling, 2006
 
完稿:2015.Feb.03@local machine
發佈層級:銀河公民
總字數:4498
摘要:

  「好啦,兄弟們。就跟之前演練的一樣,本次的任務目標是克爾特斯海溝 (Cortex Trench) 的永眠者深淵 (Sleeper’s Deep),深度 48,625 英呎。航行時間約 4 個半小時,大家保持體力,注意輪值。」
 
密碼提示:N/A
 


「齊格妮號 (USS Signy) 航前任務報告,深度 8 英呎,壓力筏檢查 1 至 209 項,綠色燈號,系統啟動完畢,登陸艇預啟動檢查正常,壓水艙、燃油艙、壓縮空氣艙壓力正常,艙外壓力每平方英吋 18.41 磅。準備好出發。」

「任務中心收到,一路順風。」

「目標速度每秒負 2.5 英呎。開始下潛。」

「聲納系統切換至被動模式,洋流感測模組展開,重力擾動儀、生物質量偵測模組部屬完成。熄燈。」

「好啦,兄弟們。就跟之前演練的一樣,本次的任務目標是克爾特斯海溝 (Cortex Trench) 的永眠者深淵 (Sleeper’s Deep),深度 48,625 英呎。航行時間約 4 個半小時,大家保持體力,注意輪值。」

海平面。

相對於萬紫千紅、低矮而不斷翻滾著奇幻色彩的天空,深藍色的海平面穩固地存在著。

齊格妮號的任務中心靜靜地泊在海面,照看著這場探險。
「今年洋流好像都很穩定的樣子喔?」

「嗯。現在應該還算是聖嬰期,這樣子的好天氣還滿多的。」

「今年年平均溫度的改變應該也脫不了關係。」

「說到這個,你們不覺得今天海蛇群的巡遊範圍比上次任務高嗎?」

「我不覺得,那只能算是經驗誤差吧?」

「希望今天剩下的航程也能夠那麼順利。」


事實上,要找到一個適當的下潛點並不容易:遠離大陸棚、礁岩、以及任何的海草森林。符合這些條件的海域往往空無一物,只有逐洋流而居的沙丁魚因船舶落下的碎屑群聚,成群結隊儲備著往下一站的能源。
「滋滋 ...... (靜電干擾聲)」

「...... 那一球真的很誇張,哪有算那麼剛好接殺掉的。穿越二壘手平飛直球,剛好游擊手直接撈到耶!」

「我倒是覺得這還不到 88 年,海馬隊全盛時期的一半啦,我記得那個時候 ......」

「嗶嗶! (蜂鳴器警報音)」


水深接近 2000 英呎,陽光裡的紅色、綠色與紫色都已經被海水吸收殆盡,剩下藍:深深的藍,陰鬱、冰冷又自由的藍。

因沙丁魚而聚集起來的虎鯨群猶豫不決,該不該忽略那股危險的氣味,衝向海面飽餐一頓呢?
「四點鐘方向 250 英呎,大型生物質量警報,秒速 30 英呎。判讀為利維坦級意識體。」

「利維坦級?我們甚至還沒通過微光帶啊?」

「左滿舵。聽我號令,準備閃避動作。」

「三 ...... 二 ....... ?」

「目標消失。」

「要解開纜線了嗎?」

「向任務中心要求投放表面 (surface) 誘餌,通訊預先切入靜默模式。這樣應該可以撐到 20,000 英呎不用戰鬥手段 ......」



「深度 3,300 英呎,艙外壓每平方英吋 1,822.75 磅,光照度:零。正式進入無光帶。」

「螢光擬態光源啟動,紅外線探測儀展開,干擾鰭系統啟動,目標速度每秒負 4 英呎。」

「加速中。」


不到半個小時,從粼光閃閃、閃耀著雲彩的藍青,到幾近礦石的深藍,然後,連這點藍色也消逝殆盡。黑,純粹的黑色湧了上來,沾滿。

「滋滋 ...... (靜電干擾聲)」

「 ...... 最近網路上有篇陰謀論的文章還滿有意思的,說這個世界其實是某個人的夢境,而且還有越來越多的證據支持他的說法。」

「比如說呢?」

「大部分是所謂的既視感重現啦,但是有一部分特別提到了海洋生物 ......」


經過短暫的適應期,無光帶的光就在探測器前展開:螢光生物的點點藍光,銀河一般耀動閃爍,聚合,又分開。

齊格妮號的微弱黃光,模擬著無害的中型深海魚,無聲地下潛、下潛。

「六點鐘方向 600 英呎,大型生物質量,秒速 40 英呎!」

「是剛才那隻利維坦嗎?」

「生物識別訊號不同,但是同一個海域有兩隻利維坦也太誇張了。」

「執行閃躲計劃 D 型,衝擊準備:三 ...... 二 ...... 一!」

「! (金屬膨脹音)」



「訊號源回轉。牠要再來一次!」

「向下加速。閃光燈預備。給我距離讀數!」

「300 ...... 250 ...... 200 ...... 150 ......」

「啟動!」

「 ...... !!」

「我們成功了嗎?」

「 ...... (劇烈震動音)」


一陣劇烈的氣泡急湧而上。

「怎麼回事?!」

「連結纜線。連結纜線被攻擊了!」

「發射主動聲納,確定哪一段纜線被攻擊!」

「...... 海平面下負 2,856 英呎 ,識別訊號是 …… 是第一隻利維坦!」


海水因推進器的急動急停而瘋狂攪動著。

「緊急排出纜線連結栓!快點!要在斷裂部掉下來前離開!」

「纜線連結栓手動排除程序開始,覆寫磁力鎖控制 ......完成!」

「水平推進器全開!三秒後關閉:三 ...... 二 ...... 一!」

「 ...... 」

「螢光擬態光源模式切換。干擾鰭系統周期變更為模式二。希望這樣能夠稍微騙久一點 ......」

「達到終端速度前保持引擎怠速,之後再一口氣加速吧?」



「這樣回程氧氣夠用嗎?還是就中止本次任務?」

「不行。前幾年的演習任務拖太多久了,這大概是我最後一次機會。就算沒辦法到最底部好了,能夠到多深就盡量到多深。」

「檢查備用製氧機。燃油艙壓力 ...... 正常。」

「我們現在的深度比劇本 B-2 的深度還深,應該沒什麼問題 ...... 噢。糟了。」


直到纜線的殘段呼嘯而過,齊格妮號才恢復靜默:她不斷變換著螢光點的顏色,像喘息一般,轉換的速度越來越慢,越來越慢,穩定。

船尾用來推進用的干擾鰭片再次展開。合上,又展開。

「兩隻利維坦都到了。八點鐘與兩點鐘方向,目標相對靜止。」

「Fuck」

「後魚雷管裝填三連式閃光誘餌,裝填完畢通報。」

「...... 魚雷艙注水完畢。裝填完畢。」

「啟動垂直推進器。目標轉速 3,000 RPM。」

「全推力輸出!三秒後釋放誘餌!」


紅色,最不容易在深海中傳播的顏色,同時,也是齊格妮號艙內燈光的顏色,照亮了兩名組員的臉孔。那是個僅容兩人迴身的空間,嵌滿了各式儀表。

電晶體搭成的線路構成了這場探險的基礎,存活、控制、感測。

一個深深的黑洞通往未啟動的登陸艙,一時間沒有人去理會。

「閃光誘餌引爆。速度每秒負 12 英呎,加速中!」

「轉向 -40 度,三秒後執行閃躲計劃 L 型,六秒後停止。我們往海溝邊靠!」

「魚雷管再裝一發閃光彈!高爆彈預備!」

「真的要用高爆彈?我們已經很接近岩壁了!」

「希望不會用到 ......」


水深 20,101 英呎,接近深海平原的邊界。克爾特斯海溝的銳利邊緣沿著海洋板塊交界處裂開。

這是人類第一次踏足這塊未知的領域。

「聲納系統切換至主動模式,把地形資料給我!」

「上方 600 英呎,秒速 37 英呎,急速接近中!」

「我們惹毛牠們了!」

「執行閃避計劃 S 型,設定目標七點鐘方向狹縫區!」

「五秒內抵達目標!五!四!三!二!」



「牠們開始攻擊岩壁了!」

「釋放閃光誘餌,垂直推進器回轉!」

「 ...... !! (氣泡爆裂音)」

「閃光誘餌線控馬達,撞擊失效!」

「不管了,向下加速!」


船首魚雷管向外投出帶著小型氣瓶的誘餌,一面搖搖晃晃地隨著浮力上升,一面往岩壁的方向噴著空氣避開凸出的礁石,直到被一塊落石砸中為止。

「閃光誘餌定時引信引爆!」

「偵測到上層岩層崩塌。」

「緊急閃避!緊急閃避!」

「!! (碰撞音)」

「! (管線破裂音)」

「啊!!!」

「艾德加!」

「引擎壓力驟減,我們要失去動力了!」

「水平與垂直推進器推進力減低,準備衝擊!」


失去控制的誘餌穩穩的卡進岩石的裂隙中,閃光。

爆炸。

炸開的岩層乘著光而來。

「...... !! (巨大撞擊聲)」



「 ...... (靜電干擾聲)」


墜落的岩石。墜落的潛艇。墜落。

「 ...... (靜電干擾聲)」



「唔 ...... 狀況回報。」

「深度 39,897 英呎,任務開始 6 小時 26 分。船殼損傷 75% ,一號、二號氧氣槽破裂、備用製氧機失效,存氧量 192 分鐘,主動力失效,登陸艙駕駛艾德加.米契爾死亡。其餘子系統需要電力許可才能夠開始檢測。」

「! (搥擊控制面板聲)」

「身為齊格妮號主控電腦,我必須再確認指揮官的意願:以最低氧氣供給放棄任務、冒險返航?或是以任務為優先,不計代價抵達目的地?」



「我們登陸艇裡跟的氧氣存量呢?」

「已經列入計算。以乘員進入假死狀態為前提,存氧量為 192 分鐘。」

「...... 所以你需要二次確認 ...... 我知道了。」

「......」



「...... 繼續任務。」

「確認。」

「到時候記錄檔案就麻煩你攜回了。」

「是。脫離岩壁平台,請登陸組員在十五分鐘內轉移至登陸艇。目標速度每秒負 4 英呎,預計 41 分 40 秒後觸底。」



「您認為最底部會有什麼東西?」

「我不知道。可能就像其他文獻預測的,就是一堆爛泥吧?但我的直覺一直告訴我,會有一些其他的東西 ......例如說一個『高登.庫柏長眠於此』的紀念碑 ......」

「偵測到艙外壓力與洋流異常。」

「?」

「艙外壓力每平方英吋 17,929.05 磅,下降中。垂直速度每秒負 4.2 英呎,加速中。」


在那最深的海溝裡等待著的,會是死亡本身嗎?

「有辦法做地形掃描嗎?」

「發射主動聲納,影像成型中。著陸區西南方 50 英呎處有狹縫地形,寬度:30 英呎,深度:無法估計。」

「修正航線。」

「航線已修正。以登陸艇通過狹縫地形,十秒後接觸!」


又或者是 ...... 一個洞?一個人類心智上永遠無法直視的一個盲點?

「......!! (金屬撞擊聲)」

「船殼受損!我們卡住了!」

「以高爆彈強行通過!由齊格妮號停泊處朝狹縫口發射,抵達時引爆!」

「魚雷管部屬中。發射!」



「...... !!(爆炸聲)」

「...... !!(金屬摩擦聲)」

「艙外壓力每平方英吋 145,822.14 磅,速度每秒負 786.4 英呎,估計深度 150,000 英呎!

「偵測到 300,000 英尺深度處有陸地,預計 4 分鐘後接 ...... (靜電雜訊聲)」

「主控電腦,你收得到嗎?!」

「...... 速 ...... 地 ...... (靜電雜訊聲)」


陰道般狹長的通道,因時間的壓縮而顯得如巖壁一般堅實。因與果,重量與重力,空氣與氣壓,在接近無窮無盡的下降中喪失了意義。

「...... !!」


往下。



過了好一陣子 ── 嚴格上來說是兩分二十五秒後 ── 光,像是陽光一般溫暖的光,亮起。



落下中途的那些粉色記號,由模糊的條紋轉成斑點,由斑點轉為粉藍、粉紅、粉紫、粉綠:轉為酢醬草花圖樣的圖磚。

登陸艙如飛舞的棉花般,輕輕觸到了最底層。

在他失去意識前,他看到了岩石一般巨大的一只招風耳橫躺在他眼前。

遠處的風輕輕吹著。

「我到了。這是世界的終結嗎?」

「是。」



 
  高登.庫柏一同往常地從床上小心翼翼地坐起身來,在鬧鐘響起的前一刻預先把它關掉,然後才想起與他結髮二十二年的妻子,最近開始與他分房睡的事實。
 
  五月,佛羅里達鹹鹹的海風滲著陽光的暖意,懶洋洋地灑進舖著長毛地毯的臥房。
 
  他揉了揉臉。現在沒時間擔心這個了,今天是阿波羅十號任務的出發日,身為候補指揮官的他,必須隨時待命,以防萬一。他只覺得自己好像做了一個很長的夢,一個與人類探險、世界終結有關的夢,但是他完全記不起細節。
 
  他走向淋浴間,開始了新的一天。
 
  一九六九年,春。
 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

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, Blogger...